学习世界语的方法

作者 aŭtoro: 胡国鹏, 来自 el: 甘肃, 发表于 afiŝita je Saturday, December 02, 2023, 18:15 (357天前)
编辑: Solis, 时间: Tuesday, December 05, 2023, 23:31

作者 冯文洛

世界语是一种语言,因此与其他语言有共同性。世界语不是我们的父母语,因此与其他外国语有共同性。世界语不是民族语,而是国际补助语,不是自然形成的语言,而是有意创造的语言,因此它又有它的特殊性。明白了它的共同性和特殊性,也就会知道它的学习方法的共同性和特殊性。

什么是一切语言的共同性呢?

一切语言都是人与人在实际生活中交换思想感情的交际工具,因此语言必须在实际使用中学习,才能学得巩固和纯熟。只有这样,语言的形式才能和它所表现的事物、思想、感情,紧密结合。只有这样,语言的形式才能把思想感情的内容表达得恰到好处。只有这样学来的语言才不易忘掉,才能运用自如。学习世界语当然也不例外,不能专靠闭户读书。

语言是工具,使用工具是技能,不是知识。关于工具的知识、对提高技能只能起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技能的训练。例如学习骑脚踏车就是训练使用这一交通工具的技能,而不是吸收关于这一交通工具的知识。关于脚踏车的知识,对于提高骑车技能只能起辅助作用。学习语言也一样,必须在使用中学习,学习用它来听、来说、来看、来写、来想的技能,使语言在耳朵上、嘴上、眼上、手上、脑细胞上生根,而不是吸收关于语言的知识——研究语言学理论和看语法书。自然,关于语言的知识,对于学习语言是有帮助的。特别是语法,由于它是语言的内在规律,掌握语言这一工具的内在规律,对于训练使用这一工具的技能是有很大帮助的;正如掌握一架复杂机器的内在规律,对于使用这架机器有帮助一样。因为语言是一种复杂、精密的工具,要想把这一工具使用好,使用得得心应手,正确、细致、有力、生动地传达我们的思想感情,得到别人的了解和同情,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而不至于词不达意,以词害意,造成误解,伤害感情,违反我们预期的目的,那么我们也就不能靠经验主义地训练技能,而必须学习语法,掌握语言内在的规律。

什么是世界语与其他外国语的共同性呢?

世界语和其他外国语都不是父母语,一般都不是在幼年学习,而是先学过了父母语之后才开始学习的,都是没学会说话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阅读和写作的,而学习说话和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机会也都比较少。不在幼年学习,而在青年、成年、中年,甚至老年学习,是学习外国语的不利条件,但在另一方面也有其有利的地方。

为什么不利呢?

首先,年纪越大,记忆力越差,学习起来吃力,不易巩固和纯熟,不易生根,容易忘掉。其次,儿童学习父母语的时间长,与成年人接触或和小朋友们一块玩耍的时候,时时都在学习语言,而且是在实际生活中学习;而成年人工作忙,必须在业余时间学习外国语,即使是一般在学校里学习的青年,课内课外学习外国语的时间也是有限的,而且主要是靠书本学习,很少机会在实际生活中使用。

为什么也有有利的一面呢?

成年人比儿童理智更发达,比儿童更能掌握规律,把感性知识变为理性知识,从实践中总结出理论,反过来指导实践,使实践不致成为盲目的实践,而成为有目的、有方法的实践。在学习语言时,这就是语法的研究,而语法研究只有对成年人才可能,对于儿童是既不可能,也不必要的。

此外,在学习外国语时,已经有本国语作基础,可以比较研究,触类旁通。如果学通了一种外国语之后再学第二种,那就更能举一反三,学通的外国语越多,再学另一种外国语也就越容易。这也是成年人学习外国语的一个有利条件。

我们成年人学习外国语的时候,应该一方面设法克服不利条件,另一方面尽量利用有利条件。这就是:1)尽可能争取早学,不要老到健忘时再学。2)人工创造听和说的条件,用耳和用口的条件。用口的条件比较容易创造,因为可以一个人朗读,可以唱歌,可以自己对自己说话。虽然朗读、唱歌或自己对自己说话的时候自己也听得见,可以起一定的训练耳朵的功用,但因为在那种情况下我们的注意力主要是放在用嘴说上边,自己很难专心用耳倾听。为了训练听,我们就必须找一个学伴,组织一个学习小组,参加座谈会,听外语广播,看外语配音电影,看外语话剧。3)尽可能争取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使用外语。4)学习语言时,同时研究语法,从语言多次重复中总结出它的规律,用这规律指导进一步的学习。5)本国语基础要打好。本国语学得越好,学外国语就越容易。6)一种外国语没学通之前,不要开始学第二种,以免引起混乱,增加困难。第一种外国语学得越好,学第二种就越容易。

教外国语和学外国语的人要经常注意防止两种偏向,这就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经验主义者重实践,轻理论;硬要用儿童学父母语的经验学外国语或教外国语;不知利用成年人学外国语的有利条件;轻视语法,轻视已经学会的语言基础,轻视两种或多种语言的比较研究。教条主义者重理论,轻实践;重语法分析,轻反复练习;甚至于背诵语法规则,而不知利用语法知识,分析语句的构造以指导使用语言的实践;只知闭户读书,而不知主动创造在实际生活中使用外国语的条件。两种偏向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割裂了理论和实践,孤立地强调一方面。走到一个极端,碰了钉子,反过来又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孤立地学习语法、光啃书本的人,会转而一笔推翻了学习语法的重要性。有所谓直接教学法的主张者,企图用教室里那点有限的时间,用重复练习每一类型的句子的方法教授语言,认为讲语法是有害的或不必要的。这样学习不成功,又会翻过头去死啃语法书。总之一句话,如果实践和理论不紧密地结合起来,外国语是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学好的,除非你生长在外国,把外国语当父母语那样学习。

世界语与其他外国语不同的特殊性是什么呢?

世界语不是人与人交往中自然形成的所谓自然语,而是吸取多种民族语国际化部分,经过合理化,整理出来的国际间共同使用的补助语。由于这种特点,学习中也有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是:

1)世界语读写统一,一个音由一个字母代表,一个字母代表一个音,没有不规则的变音或不发音的字母。重音永远在倒数第二音节上。因此,学会了发音,就自然会念所有的世界语的字。

2)世界语的词汇和语法与各民族语都多多少少有其共同的部分,学过父母语或其他外国语之后,学习它有些便利条件。

3)语法——即词和句的构成——的科学性、避辑性、合理性强,没有不规则的变化。语法表面化,大部分明显地表现在形式的有规律的变化上。因此世界语的语法比较容易掌握。

4)世界语把语言分析成比较少量的基本语素,用这少量的语素变化出无穷无尽的表现方式,好像化学家把物质分析成元素,然后用这些元素可以变化出无穷无尽的物质一样。这种所谓语言黏合性的特点,节省了我们的记忆力,记得比较少量的语汇,就足够我们应用。

学习世界语的不利条件是: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个语言,只有在国际活动的场合——参加国际会议,接待外国朋友或出版对外书刊——才能使用。各国出版的世界语书刊中固不乏语文水平很高的作品可以作为我们学习的模范,但来到我们中国访问的各国世界语者为数不多,在说的方面也不是都训练有素可以作为我们学习模范的。而世界语国际会议,我们参加的机会不多。世界语对每一个国家或民族都是外国语,大多数世界语者用世界语说话当然不容易说得像用父母语那样纯熟。世界语同任何语言相反,是先有书写文字,后来才变成口头语言的,因此学习口语的这一不利条件是很自然的。

此外,由于世界语上述所谓黏合性的特点,学习世界语不但需要学习造句,还需要学习构词,因此学习世界语就要多费些思考力,似乎又成了不利条件。但成年人既然思考力比记忆力强,在学习上这一特点还是有利的。至于儿童,他们学习语言本来是靠模仿的,别人怎么说,他们就怎么说,根本用不着自己构词造句,因此这一特点根本不会给他们造成困难,成为不利条件。

学习世界语的时候,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它的有利条件,努力克服它的不利条件,比学习其他外国语更注意利用先已学过的父母语或其他外国语的基础,更注意人工创造在生活中使用口语的条件,紧密结合实践中的训练和语法的分析。这样就一定可以保证用学习其他外国语几分之一的时间获得同样的效果,在短期内学会运用这一国际友好往来的有力的工具。

世界语是比较容易学的。由于构造合理,构词法巧妙,而且有着吸收全世界语言国际化合理部分不断丰富自己的广泛发展的前途,在语言中是个新鲜事物,学起来也会发生兴趣。所谓比较容易,也在于我们善于利用它的有利条件,克服不利条件,长期坚持努力学习。因为它容易就轻视它,由于它有趣就把它当作茶余饭后漫不经心的无聊中的消遣品,希望不劳而获,那么容易的东西也会变成困难,有趣的东西也会味同嚼蜡,条理井然的东西也会变成迷阵,世界语的学习会变成白白浪费时间的负担,一个人学了几十年也会始终停留在初学者的水平。连吃好东西还需要咀嚼,才能尝到香甜,才能消化,吸收营养,语言是表现人类复杂思想的,世界语不可能如有人宣传的那样简单容易,而且简单容易也并非简陋贫乏。它只不过是扬弃了不合理的繁琐,避免了不必要的困难,用尽可能精简的手段达到最高的表现效果。它的学习依然是克服困难、克服障碍、长期努力的过程。一切的学习——把不知变为知,把不懂变为懂,把不会变为会,把非我变为我,始终是斗争的过程,克服障碍、战胜困难的过程。这样看待学习才是学习的正确态度,学习成功的保障。

冯文洛
1958年3月
附注:此文收录在195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语初级讲座》中。

作者简介
冯文洛(1901~1979)曾用名冯涧猗。涿县(今涿州)人。192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相继在吉林女子中学、天津女子师范学校等校执教。1939年赴重庆世界语函授学社任职。1946年转到晋察冀边区华北联合大学、边区工专工作。1947年后,曾在边区联合中学、北平(今北京)师范大学附中教授英语。从40年代开始从事世界语教学和翻译工作,主要译作有《新生活转折期》(重庆世界语函授学社)。1950年到国际新闻局(外文出版局前身),任世界语《人民中国报道》杂志主编、图书编译部编辑。1957年调到外文委。1959年编译了《新事新办》—书中的部分篇章。1966年重返外文出版局任世界语《中国报道》杂志社翻译,负责定稿工作。1980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65届国际世界语大会上,曾以他的名字命名一个会议厅,为中国享有此种声誉的第一人。他还曾担任《Mao Zedong选集》1至4卷世界语版的改稿和定稿工作,编著有《世界语中级讲义》《世界语语法》《世界语中文大辞典》《世界语初级教程》等。此外,他还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世界语翻译人才。


完整帖子 kompletaj mesaĝoj:

 主题RSS Feed

powered by my little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