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改良,初学者的陷阱 Komencantoj kaj Reformado

作者 aŭtoro | 2021.05.06

客观地评价,世界语并不是一种完美的语言方案。譬如戴帽子的字母,虽然计算机、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安装、使用相应的世界语字母输入软件。所以,一些人,刚接触世界语,还没有掌握世界语的基础语法知识,也不认识多少世界语基础词根,就挽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要对世界语来一场大刀阔斧的改良,使之成为一种完美的国际语方案,幻想着只要改良方案一公布,全世界的人都哭着喊着来报名学习这种科学合理、简单易学,语音悦耳动听、表达力丰富的改良版世界语!

昨天在绿网世界语 QQ 群聊天,一位年轻的世界语学习者嫌世界语词汇太多,要改革世界语,并立志成为中国世界语改革第一人。–其实与民族语言相比,世界语的单词已经很少了,认识2000多个词根就可以毫无困难地阅读世界语报刊。注意,这里说的是普通的世界语报刊,而不是为初学者改写的简易版的读物。

有空没空,都应该看看历史书籍。学习历史,可以了解前人走过的路,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学习世界语,也应该了解世界语和国际辅助语的发展历史。

改革世界语这件事,起码在这位同学还没有出生的20世纪80年代,我刚开始学习世界语的时候,就已经有中国人在做了,而且不止一个中国人在做,连我自己都产生过改革世界语的想法!国外做这件事的人就更多了。历史上,世界语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有人试图对它做出改良,还有干脆另起炉灶,创造新的国际辅助语方案。但时至今日,柴门霍夫的原版世界语 Esperanto,仍是唯一被相对广泛认可、并有相对大的使用群体的国际辅助语,后来国际语改良和新创方案,无一能够超越柴门霍夫的世界语。

世界语有缺点,但不少世界语者出于感情,不愿意接受对这种语言方案的批评意见。他们往往把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世界语完美性的论证上。如果你说世界语帽子字母不方便,他会说帽子字母有独特的美感,是世界语的灵魂;你说宾格词尾没有必要,他说宾格保证了世界语词序的灵活。–实际上,过于灵活的词序,对初学者并不友好。这些世界语者从感情立场出发为世界语辩护,难以服人,却更加激起了改良者的昂扬斗志。

其实,承认世界语不是一种完美的国际辅助语方案,无损于世界语的形象,也不会破坏世界语的发展。

世界语确实不完美,但世界语无法改良!

为什么?

要改良,肯定是针对世界语的“缺点”进行改良。但世界语的缺点是什么?除了开头说的帽子字母字母和宾格,姑且算作两个缺点,世界语还有那些问题?是它的复数词尾-j、是它的形容词复数形式、是它过于欧洲化的词汇、是它的颤音 R?

对这些问题,并没有完全统一的看法。

先说说世界语字母。首先就有改和不改两种意见。但在改革派内部,对于去掉这几个帽子字母后,用什么来代替,都没有统一的意见。有人想 ch 代替 ĉ,有人想用 q代替 ĉ。ŝ,有人想用 x,有人想用 sh,还有人就想干脆用 s。至于 ĵ,有人想用 j 代替,原来的 j 用 y 代替,但原来用作复数词尾的 -j,有人想用 -y,但还有人想直接用英语的复数词尾 -s。

有的问题,在一些人眼里是缺点,但在另一些人眼里却是优点。譬如,世界语的容词和名词在数、格上要保持一致,有人觉得使用时过于笨重,而且毫无必要,但有的人却觉得这个规定要形容词和名词关系明晰,譬如 blanka kaj nigra hundo(一只黑白花的狗)和 blanka kaj nigra hundoj(一只白狗和一只黑狗)。

不少中国学习者对世界语的颤音 R 深恶痛绝,想从世界语里去掉这个难以发出的音。但这个音,对于大多数俄罗斯人、西班牙人和其它母语中有这个音的人来说,根本就是不存在的问题,有什么需要改动的?!中国人发不出颤音,就要去掉字母 R,有的日本人还分不清世界语的 L 和 R 的音呢,那把字母 L 也去掉?有的中国南方人分不清 L 和 N,那再把字母 N 也去掉?有的老外说 amiko,我听着像是说 amigo,老外说 tablo,我听着像 dablo,老外说 palaco,我听着像 balaco,那从世界语字母表里删除 b、d、g,或者保留这三个字母,删除 k、p、t?每个国家的世界语者都把自己无法正确发音的字母跳出来扔掉,世界语还能剩下几个字母?

与英语、法语等数量众多的动词时态变化相比,没有人称变化的世界语三种简单时态词尾 -is、-as、-os 真是太简单了。但不只我一个中国人觉得,这三种动词时态也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动词原型前面加上副词不就行了吗?这一点,改不改?

每个改良者都觉得自己的改革方案最好,每个改良者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改革世界语,有多少个改良者,就有多少种世界语改良方案。面对几十种、甚至几百种世界语,你如何选择?

有人提出,成立一个专家委员会,由他们商议,对世界语做出最终的改革,确定一个最终的改革方案,大家都接受,那总可以了吧?

问题是,专家的意见,就能高度统一吗?如果投票确定一个方案,你觉得所有的世界语者都会接受吗?你是因为发不出颤音 R,所以才提出要改革世界语的,如果最终方案保留了这个音,你愿意吗?有的人觉得世界语里的欧洲语言词源词汇太多,最终方案从世界上4000多种民族语言中各抽取一个词,重新发布世界语的基本词根表,你觉得大部分人能接受吗?

有人接受,有人不接受,有人部分接受,统一的世界语,还会存在吗?分裂成数种、甚至十几种的世界语,还能发挥交流沟通作用吗?

退一步讲,假设专家委员会确定的世界语改革方案,得到了全体世界语者的认可,结果会是怎么样?

即使是专家委员会确定的方案,也不可能是十分完美、毫无缺陷的。如果以后有人要求再次对世界语进行改革,那也只有同意,然后再出台新的改革方案。

然后…

这种一直处于改动状态的世界语,你会学吗?我是不会学的。今年我学了,明年你改了,明年我再学,但还不知道你后年又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会去学习这样一种无法最终确定、变化无常的语言?

实事求是地说,在柴门霍夫的世界语 Esperanto 之后问世的国际语方案,在某些方面比世界语要完善,在有的人看来,有的整体方案水平甚至超过了世界语,但为什么没有一种能够取得世界语所取得的成就,没有一种的影响超过世界语呢?

这是因为,世界语的出现,适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并且占据了先机。但时代在变化,大家对这种人工规划国际语的需求已经没有100多年前那么强烈了,所以其它国际辅助语方案已经没有机会了。

不管是计算机还是手机,办公时,大部分时间还是用键盘输入内容。基本上,所有人使用的键盘都是 QWERTY 布局的,这种布局最初是为了减慢打字速度以避免打字机弹簧缠绕而设计的,并不合理。但后来出现的 DVORAK 式键盘,虽然键位排布更合理,打字效率更高,却一直无法撼动 QWERTY 键盘的统治地位。

国际辅助语也是如此。现在不在于这种语言是否完美,是在于是否现在有人用这种语言。

注定失败的世界语改良,对初学者来说,成了最大的诱惑,也成了一个陷阱。很多人改良世界语,但无一成功,最终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也没有学会世界语。

世界语可以学,也可以不学,因为这并非垄断、强制性的。如果喜欢国际语的理想,但对世界又不满意,那可以选择别的语言方案,也可以另起炉灶自己创立一个。当然,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自己对世界语作出改良,但可以肯定的是,基本上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有结果。

既然选择了世界语,也了解了100多年来人们改良世界语失败的经验教训,那就全盘接受世界语,认真学习世界语,实践应用世界语,用世界语和老外交流,用世界语了解外面的世界。这样才不枉和世界语相遇、相知、相识一场。

阅读次数 7,327 legintoj

本文评论数 14 komentoj pri “世界语改良,初学者的陷阱 Komencantoj kaj Reformado

  1. Avaloki

    都说世界语简单,我的学习体会是其实比较难,尤其对于学过英语(同是欧洲语言)的人来说,有的地方甚至是很难理解。我觉得比较难或者不合理的地方包括(今天仅仅说两个):
    1)tial, kial …/ tiel, kiel…这样的搭配让人反感而且不好掌握;
    2)造词方面,有时候让人觉得荒唐,比如 ĉar 和 ĉaro,不查字典的话,肯定以为ĉaro是由ĉar变过来的,但其实两者一点关系也没有。还有很多单词,你可以用不同方式分解断开,意思完全不一样。造词的灵活性既是优点也是缺点,有时候理解不了造词者的逻辑是什么,就很难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意思。

    1. 我同意你的第一個觀點,的確那一大張這類小品詞構詞表讓人很容易混淆,其實不好記。但是ĉar,ĉaro這一類我不認為會有閱讀歧義,除了aŭ結尾的詞其他小品詞都沒有通過詞尾做出詞性轉換。世界語語法的確簡單,隨便拿一個自然語言來說大多都有比英語複杂的變位,就單從特殊情況説,人造語言就是一大優勢。

      1. IKEF

        世界语从结构上已经很难改动了,单词上会进一步黏着化,慢慢摆脱欧语的模式。Ĉar 是世界语的关键词, ĉaro 是淘汰中的词,因为违背了世界语黏着语的组词规则,词源好像汉语的“车儿”。

  2. Tann Ŝjaŭfann

    解答了世界语运动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写的非常好!
    但本人觉得上面李永洙先生的回答也不无道理——”我们的汉语也是一点一点改进,何况刚出的世界语不能改进吗?科学是通过改进而发展的,我看世界语也是如此的。”
    我觉得,在世界语发展到一定程度,比如成为了世界使用人数前几的二外(成为使用较为广泛的国际辅助语)时,才可以进行所谓的”reformado”。
    而且改革必须是缓慢缓和的,不是大刀阔斧的;是集体组织的,不是个人自发的;是规范统一的,不是混乱盲目的。
    但就目前世界语的情况来看,我的观点同作者一致!

    1. 匿名

      老外说 parto,我听着像 batro,
      好像前面是打错字了吧?应当是
      老外说 patro,我听着像 batro,

      1. Solis 文章作者 artikola aŭtoro

        对。
        改成这两个单词的对比了:
        老外说 palaco,我听着像 balaco

  3. 匿名

    所以说世界语现在更像是一个爱好,是用来与志同道合的人交友的。至于它究竟能不能成为国际交流辅助语呢,显然不能。

  4. 邱金平

    再次建议:
    广大世界语初学者和爱好者,如果是真心来学习世界语,请把心思用在怎么样学好和掌握好世界语这门语言,同时多看看世界语发展历史,多阅读一些世界语经典著作。不要世界语还没有学到手,就异想天开地想改变(改良)世界语!!!要反观想想,世界语从它诞生发展到至今只有一百多年历史,虽然经历了风风雨雨,潮起潮落,但它经受住了各个时期的历史考验而顽强的生存下来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世界语语言体系,那就是世界语语法规则16条!这16条规则就是世界语发展的基本根基!也是世界语使用者的基本法则!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技,文化的快速发展,世界语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完善而发展且不断地走向成熟,走向世界!!!
    用心努力学习世界语吧,丢掉毫无结果的异想天开的”改良梦”!

  5. 天下第亿

    世界语来自于欧洲,就不可避免地带上了欧洲的语音和文字特点,甚至是各个国家的语法特征。创始人一旦公开了自己的方案,就像一个婴儿来到世间,就脱离了父母的完全管控,自由生长。想对它进行任何的修改,都会导致已经存在的语言关系发生错乱,影响到现在已经形成的各种语言联系,所以如非必要和可能,修改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还是接受的好。
    当年美国对英语的修正,只是稍微的修改,已经造成了英语世界的分裂,最后不了了之,可以借鉴。

  6. 李永洙

    是很好的文章,但有点没有改进的想法。我们的汉语也是一点一点改进,何况刚出的世界语不能改进吗?科学是通过改进而发展的,我看世界语也是如此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