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失厌恶”与世界语的坚持

作者 aŭtoro: 世界语真相, 发表于 afiŝita je Saturday, July 02, 2022, 01:19 (664天前)

“损失厌恶”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意思简单说就是,在某方面已经有很大的投入,当发现最终结果很可能是失败时,因为感到损失(或在时间方面,或在钱物方面,或在精神精力方面)带来巨大的痛苦,而难以下决心即时止损,往往硬着头皮也要继续的情况。

“损失厌恶”的一些现象有:一些女性不愿离开自己已经投入了一定感情的渣男;股票被套后不愿即时抛出止损结果往往被越套越牢;

世界语中其实也存在这样的现象:一些世界语者,其实已经感到了世界语的穷途末路,但因为已经在这个事上投入了几十年的时间和精力,付出巨大,也在这个圈子积攒了不少资源(包括人脉、名声等方面),要即时止损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就需要为自己找寻一些借口来减少痛苦感,比如告诉自己:变化是正常的,西方不亮东方亮,现在其实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所有有信仰的人都需要坚持和磨练,要甘于在苦难中修行……等等。

举个具体的例子,有一位世界语者称“其实圣诞老人并非西方原始文化,而是源于东北亚的猎人形象”,他的意思是想借此来说明世界语的起源其实也与中国有一定联系。但是,首先,这一说法根本没有权威出处,完全是瞎编的。其次,在逻辑方面,显然全世界都产生过猎人,人类进入农业阶段前无一不属于狩猎者和采摘者,怎见得北欧的圣诞传说就非要来源于七个小时时区之外的极为遥远之地?显然,这种自我麻醉和欺骗是十分荒唐的!

我想提醒的是,“损失厌恶”这一概念的意义在于,如果人们能正视自己的所处的精神阶段,则有可能即时止损,跳出自我麻醉和欺骗的心理状态。


完整帖子 kompletaj mesaĝoj:

 主题RSS Feed

powered by my little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