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对原则,tio/tioj,

作者: anniespera, 来自: 广州 Guangzhou, Ĉinio, 发表于: Tuesday, March 21, 2017, 12:38 (1815天前)
编辑: Solis, 时间: Sunday, June 11, 2017, 23:50

不知是在monato还是在哪本杂志上看到,说是以PIV,PMEG 等为标准来审阅修改稿件。我看别人的文章也是如此。诚然,如王天义老师所言,他们并不完美,但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东西。民族语自不必说,人造语也难例外。一是创造者/发起者自身局限,二是作为活语言,人们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加入人文因素。

柴门霍夫本人也看到并承认世界语并不完美,也曾试图进行语言的“完美化”,但一段时间之后,最终还是选择放弃改革。从那些改革中他得出的结论大意是,现在不是改革的时候,强行改革会导致世界语的混乱甚至毁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柴门霍夫相关文章)。我认同这种看法,所以我也坚持“传统”而非“纯逻辑”的改革及表达。

对于程度不够高的世界语者,指导他们时,如果我们单纯引入“纯逻辑”的表达,比如tioj,而不告诉他们现在通常使用的表达,可能会导致这样的情况:被指导者文章中过多采用这类表达,如果投稿,可能不被采用,即便稿件采用,这些表达也多半被建议修改,若是参与竞赛,这类表达可能也会有影响,就算通信交流,对方也可能觉得别扭,毕竟人们认可的还是语法书上所说:tio没有数的变化。

王天义老师能研究相关语言学专著,这是很令人羡慕的,我目前就不行,能力,精力,兴趣都不给力。首先缺乏兴趣,看不下去;其次理解力不够,看了也怕是一知半解,甚至理解错误。对我而言,最简单易行的是模仿。多看书,看好书,然后模仿使用,不明白的地方勤翻词典,勤查语法书。

但王老师谈的逻辑表达对我还是有很多启发的,有很多我不曾想过。也许其中一些在若干年后成为普遍使用的表达呢。

明日外出可能半个月或更长时间不来绿网,如有跟帖,恐无法及时回复,还望海涵!

加强世界语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作者: 西安世界语王天义 ⌂ @, 来自: 陕西省西安市, 发表于: Tuesday, March 21, 2017, 22:08 (1814天前) @ anniespera

Anniespera是近年来中国世界语界的新秀,由于文化程度较高、英语基础扎实,学世界语时间虽短,出口引经据典,已令我们这些众多的老世界语者(学习世界语30年以上、年龄60岁以上)汗颜,深感佩服!Elkoran gratulon!

但当今的世界语现状是会议越开越小、人越来越少、字典词典越来越大、语法例外越来越多;已经到了PIV编辑不敢再编的地步,因为再编就不是简单易学、一词一意的世界语啦;再发展下去就成为欧洲群岛的一种小方言啦(Solis老师对此很是担忧,为此与欧洲世界语者多次辩论)。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世界语的初衷并不是这样的哇。怎么办呀?

我个人认为原因是,世界语天生缺乏理论基础,创始人毕竟是个医生,不是语言学家;其次黏着语框架的世界语在还没有完全成熟阶段,由于俄罗斯帝国政治压力仓促进入了曲折语的西方世界。为了生存面对强势的曲折语群世界语者的群殴,只能委屈求生,期待他们熟练掌握世界语以后再放弃对世界语的曲折化改造。结果还是发生了火并,出台了一个世界语曲折化的伊豆语,重伤了当时的世界语发展。后来由于历史环境的制约世界语长期萎缩在欧洲群岛,难免不受曲折语的熏染和修正,出现了字典词典越来越大、语法例外越来越多的现状。在这种情况的引经据典,不但无法服人,而且自己也发现自相矛盾。因为世界语的学习者绝大部分是成年人,已经有辨别错对的能力,又是一种业余兴趣才学世界语的,不会像小学生那样去死记硬背的。遇到莫名其妙的烦恼和矛盾的东西,他们就会放弃世界语学习。如果不能举一反三,不管错对,都按例句学习的话,那真还不如学民族语去,那里的世界级经典更多。

怎么办呢?我认为世界语教师队伍应该加强世界语语言理论学习。明白世界语是什么语言,他的发展(进化)的方向是什么,什么样的构词和造句才是世界语,什么样的词序和语序才是世界语,什么样的词语关系才是世界语等等。例如,我们知道世界语是黏着语,它在词汇方面的选择第一是派生、第二是合成、最后才是引进新词;这正好与曲折语相反,曲折语第一是引进或制造新词、第二是派生、最后是合成。世界语字典词典越来越大、语法越来越繁琐就是按曲折语的喜好来处理了世界语的造词,不大才怪呢。所以英国语言学家威尔斯《世界语学概论》是必读的书。语言学家Cloud Piron的世界语学论著也是必读的。因为世界语创始人和一些经典著者缺乏的不是勤奋而是世界语理论,我们需要补得就是理论课。否则在经典充斥的今天就无法知道错对啦。

不知是在monato还是在哪本杂志上看到,说是以PIV,PMEG 等为标准来审阅修改稿件。我看别人的文章也是如此。诚然,如王天义老师所言,他们并不完美,但世上本没有完美的东西。民族语自不必说,人造语也难例外。一是创造者/发起者自身局限,二是作为活语言,人们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加入人文因素。

柴门霍夫本人也看到并承认世界语并不完美,也曾试图进行语言的“完美化”,但一段时间之后,最终还是选择放弃改革。从那些改革中他得出的结论大意是,现在不是改革的时候,强行改革会导致世界语的混乱甚至毁灭(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柴门霍夫相关文章)。我认同这种看法,所以我也坚持“传统”而非“纯逻辑”的改革及表达。

对于程度不够高的世界语者,指导他们时,如果我们单纯引入“纯逻辑”的表达,比如tioj,而不告诉他们现在通常使用的表达,可能会导致这样的情况:被指导者文章中过多采用这类表达,如果投稿,可能不被采用,即便稿件采用,这些表达也多半被建议修改,若是参与竞赛,这类表达可能也会有影响,就算通信交流,对方也可能觉得别扭,毕竟人们认可的还是语法书上所说:tio没有数的变化。

王天义老师能研究相关语言学专著,这是很令人羡慕的,我目前就不行,能力,精力,兴趣都不给力。首先缺乏兴趣,看不下去;其次理解力不够,看了也怕是一知半解,甚至理解错误。对我而言,最简单易行的是模仿。多看书,看好书,然后模仿使用,不明白的地方勤翻词典,勤查语法书。

但王老师谈的逻辑表达对我还是有很多启发的,有很多我不曾想过。也许其中一些在若干年后成为普遍使用的表达呢。

明日外出可能半个月或更长时间不来绿网,如有跟帖,恐无法及时回复,还望海涵!

--
西安世界语协会王天义
http://esperanto.shop.kongfz.com

加强世界语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作者: Repluvinta Ter @, 来自: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 发表于: Tuesday, March 21, 2017, 23:05 (1814天前) @ 西安世界语王天义

这值得我们思考,世界语的单词不应当膨胀,而是要按构词法创造更多的科技词汇

极为赞成王总的意见

作者: 陆恩壹, 发表于: Thursday, March 23, 2017, 04:33 (1813天前) @ Repluvinta Ter

可以设想搞一本不大不小的新词典,包括"最常用词","次常用词",以及"适量非常用词",尽可能避免直接引进新词.在这一点上,有的国家的语言值得注意,例如西欧某国,"筷子"一词直接翻译成"吃饭小棍子",由自己语言中的"吃"和"小棍子"两个词合成,很值得借鉴.

加强世界语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作者: 穿越, 发表于: Sunday, April 02, 2017, 14:56 (1803天前) @ 西安世界语王天义

但王老师谈的逻辑表达对我还是有很多启发的,有很多我不曾想过。也许其中一些在若干年后成为普遍使用的表达呢。

这句话有意思。
将来的事情最好还是留给将来人实施。
比如,清朝科举考八股文时能用一九八零年代的朦胧诗文体和大陆现在的简化字吗?

主题RSS Feed
powered by my little fo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