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uton 的现实选择

作者 aŭtoro | 2017.03.17

对于很多中国人学习者来说,除了字母 r 的发音是个难点外,字母 t k p 的发音也令人困惑:根据汉语拼音和英语字母的发音经验,读音明明就是 特、科、坡嘛,怎么一些老外读成了 德、哥、波? 最常用的Saluton,明明就是“萨芦通”,怎么有人读成“萨芦东”?

一些世界语爱好者,学习了多年的世界语,却只能说一句Saluton!,被称为永远的初学者。前两天突然意识到,学了30多年的世界语,自己却只能算半个初学者,因为我连一句正确的Saluton! 都不会说。

我是上高中时开始自学世界语的。那时还买不起录音机,所以学的哑巴世界语,一直把malamiko读成“马勒阿迷阔”,4年后才第一次听到磁带上的世界语发音。通过世界语磁带纠正后,不再把mal读成“马勒”了,但还是一直把saluton 读成“撒路通”,而不是“撒路东”,因为我实在分辨不出不送气的saluton和saludon的差别。

按照一些文章里的讲解,在世界语里,d 和 t 的差别,不在于是否送气,而在于是浊音还是清音。问题是,如果 t 不送气,我听不出来 t 和 d 的区别,不知道说话人的声带是否震动了,就像一些中国人分不清汉语拼音里的 l 和 n 一样。我的中学历史老师,一直叫意大利的墨索里尼为墨索里梨。

说实在的,我不喜欢外语学习,包括世界语的学习。完全是因为赞同语言平等的理想才学习世界语的。英语就没有好好学,世界语又是在英语的基础上学习的。我读英语时,t 就是读成 特 的,所以,世界语的 ptk 一直是读成坡特科,而不是波德哥。严格来说,这都是错误的吧。但我和老外聊天时,也没有影响交流,而且不少老外也是像我这样发音的。

不知道是谁规定的, d 要发成浊音,t 要发成清音?语法16条上当然没有规定每个字母的发音(我个人倾向于只认16条和逻辑),那这是柴门霍夫后来在什么书里规定的,还是后来其他人规定的?

现在再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说有关送气和不送气的问题。

通过<a href=”http://reto.cn/forumo” target=”_blank” rel=”noopener”>中国世界语论坛</a>上的讨论交流,对于清音、浊音,大家都清楚了:清音声带不震动,浊音声带震动。并且,是否送气,也不是区别清音、浊音的标准。这两个问题,已经没有疑义了。

但世界语的 t 送气还是不送气?saluton到底是萨芦通还是萨芦东?坚持 t 不送气的(萨芦东),至今没有提供出令人信服的证据,只说是欧洲人的习惯,其实也只是部分欧洲人的习惯。并非只有英国人送气,日耳曼语族的清辅音也多以送气音为正音,且德语是强送气音。这几天我听比利时世界语者的网上广播,也是送气的。一本1910年出版的 A Complete Grammar of Esperanto,直接说The consonants b, d, f, h, k, l, m, n, p, t, v, z, are pronounced as in English(世界语的辅音 b、 d、 f、 h、 k、 l、 m、 n、 p、 t、 v、 z 与英语中发音相同)。柴门霍夫是1917年去世的,在此之前,他应该和英国的世界语者交谈过吧?也没有见他纠正英国世界语者发音的记述。

至于说送气野蛮、不文雅,听着不好听,完全是习惯的问题。如果别人把dankon说成“单弓”,我总觉得他鼻腔堵塞不通气,听着很难受,远不如“丹空”听着顺耳。以前我觉得说萨芦通是错误的,只有萨芦东才是标准的世界语,结果学了30年,也没有学会,反倒自卑、失去信心了。以后,我就大大方方说萨芦通了,t p k 按照汉语拼音和英语,就说特坡科。当然,d b g 也要尽量按照浊音的方式去发。

有的人说世界语的 p t k 应该模仿意大利语的发音。为什么?我没有看到过这方面的规定。我们应该考虑:现在,英语(和汉语)、意大利语,哪个在国际上的影响大?哪个的使用范围广? 既然清音送气不送气都行,我们为什么不向人数多、影响大的英语(和汉语)靠拢,而去学习影响力相对小很多的意大利语发音方式呢?

学过英语,不是学习的世界语的先决条件。但在中国,大部分学习世界语的人都学过英语,特别是大学生,更是如此。你让学生放弃已经相对熟悉的英语和汉语的发音方式,却让他去用容易混淆、而且也难于掌握的意大利语方式说世界语,实在是与现实世界背道而驰的做法。另外,宣传世界语时,我们经常说世界语和欧洲语言的学习,可以相互促进。那么,我们应该考虑让世界语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还是促进学生的意大利语学习呢?出于现实明智的选择,我们也应该参照英语和汉语的发音说萨芦通,而不应该参照意大利语的发音说萨芦东。

阅读次数 19,448 legintoj

本文评论数 13 komentoj pri “Saluton 的现实选择

  1. 林垚峰

    关于ptk的发音问题,至少我见过师专中文系的老师的发表的文章里弄错的,所以,不必在这上面纠结。
    对于欧洲语言来说,bdg就是浊音,ptk就是清音,是清浊的对立。对于普通话和中国大多数汉语方言来说,没有bdg,但是ptk是分送气和不送气的,是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有对立就有区分的必要,没有对立就不一定有区分的必要或者能够真正区分。
    很多人学世界语的时候把自己母语的习惯带进了世界语,并把这当作了标准,其实是给别人的学习带来很多的障碍。早期学习世界语的人里法国人多,而法语的ptk是不送气的,我觉得是他们把这个习惯带进了世界语,法国世界语者的《世界语分析语法》甚至规定了元音的长短和开合,幸亏这一点没有影响到中国的世界语者,要不然,会有更多的人纠结那五个元音到底该长还是该短,该有意识地把嘴张大点还是把嘴合上点。
    我的观点是:世界语的必要与足够原则在字母的发音上同样适用:只要做到了必要的区分,其他要求越少越好。

    1. 匿名

      欧洲人一般不关心送不送气的问题(除非是谈论到古希腊语这种),英式t和法式t一般默认发音相同,忽略掉是否送气,就像忽略掉齿音和龈音的差别(汉语t和英语t的发音部位有细微差别,但我们也说它们发音相同,不是吗)。

  2. Sakura

    帖主认为ptk不送气是意大利语读法,问题是其实不止意大利语这么念,部分欧洲国家的语言(拉丁语系)主要都是这么念,使用面积加起来也不小。你可以把ptk不送气的这些语音当作西班牙语,好像也是一个使用面积比较广的语言。。。

  3. 匿名

    个人感觉,送不送气并不影响交际,所以没必要太纠结,根据个人习惯吧!

  4. Uborosk

    至于:【读音明明就是 特、科、坡嘛,怎么一些老外读成了 德、哥、波? 最常用的Saluton,明明就是“萨芦通”,怎么有人读成“萨芦东”?音明明就是 特、科、坡嘛,怎么一些老外读成了 德、哥、波? 最常用的Saluton,明明就是“萨芦通”,怎么有人读成“萨芦东”?】
    试破解 :愚以为,就俩字“装屁” ! 君不见:小兵的敬礼是最标准的,(体现恭敬之意) 而领导绝不!(大大咧咧,以体现高傲。)结论:凡是有自恋情节的,自我感觉具优越感的;其不会失去任何机会去表现自我,本来能够,可偏偏却不,就这么回事,当然,仁者见仁,此仅其一也。

    1. Idriso

      在不影响交流的情况下,依个人习惯与喜好就得了。本不是啥事。顶帖。

  5. NEM

    Solis 把“中国式英语”当成英语了。中国学生听起来,英语的 b d g 正好相当于汉语的 b d g, 英语的 p t k 正好相当于汉语的 p t k。实际上是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就念错了(这种错误太普遍了,无法纠正),把英语的浊音读成了汉语的不送气清音。 做一个实验就明白了:让不会汉语拼音的英美人用字母记录汉字读音,你读“八”、“布”、“顾”、“达”,你看他们会不会写成 ba, bu, gu, da?他们写下的一定是 pa, pu, ku, ta。“北京”在英语、法语、意大利语、俄语中都是用清辅音字母写的,没有用字母 b 的。可见请浊音的区分在他们是十分明确的,我们听起来似乎很难分辨。成年人对母语中没有区别意义的不同读音的分辨能力就是这样弱。

    1. 匿名

      不是的……只会英语的人不怎么会分辨清浊音。给中国地名标记的一般都是有学识的贵族,学过法语的……
      而且现在的美国英语也有浊音变成不送气清音的趋势……

      1. 匿名

        习惯上认为英音比美音正式。
        所以从某个角度说ktp送气更高级。

    2. 匿名

      中式英语只是把浊塞音念成不送气清塞音(同时把不送气塞音叫做浊音)。但无论是中式英语还是英式英语对清塞音的处理都是一样的(一般送气 ,s后不送气(一些不标准的中式英语对s后的清塞音同时有两种处理方法))。(不过英语里清塞音不送气也不影响意思,就像[pɔ]在中文里和[po]是一样的,虽然没几个中国人会用前者)
      从音位的角度看,我赞成发不出浊塞音的中国世界语者用中式英语的处理方法处理世界语的塞音。(好比你把r发成[ʀ](法式)或[ɹ](英式)也没什么原则上的问题)
      我认为原则上,世界语是世界的,应该支持多样的口音。

发表回复 Respondi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tpoŝtadreso ne estos publikigita. Devigaj kampoj estas markita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