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语的字母发音和拼读都比较简单。28个字母的发音固定不变,一个字母只有一个发音。学会了每个字母的发音,就可以自己拼读出所有世界语单词。因此世界语词典里,都没有标注国际音标。对于中国人来说,世界语的语音要比英语简单的多。
但有一个世界语字母的发音,让不少中国世界语学习者感到困难,这个字母就是世界语的颤音 R。
汉语没有颤音,大部分中国学生都学过的英语(虽然大部分都没有学会)也没有颤音。因此不少中国世界语学习者都在为这个字母苦恼。
为了能发出这个音,大家绞尽脑汁。有的嘴里含水练习,有的学摩托车发动时的声音,还有的借鉴北方农村赶牲口的方法练习。但即使这样,有的练到舌头抽筋都发不出这个音。一些人抱怨柴门霍夫,当初为什么要在世界语里引入这个音来难为中国人。一些人放弃世界语学习,把黑锅甩给这个字母。
其实并非只有中国人对这个音刚到困难,一些老外也发不出颤音。
我在乌鲁木齐曾经接待过一个法国老头儿,他用世界语游历过很多国家,也发不出颤音。他把世界语的 R 发成了法语的小舌颤音 R。这令我信心大增。在比利时的网络世界语广播里,也有母语同是法语的播音员像这个法国老头儿一样发世界语的颤音。
有的人,不但发不出这个颤音,而且也听不出来它和世界语字母 L 发音的区别。比利时 Petro Desmet 和日本的 Kjoko Hata 在国际世界语大会上相识并结婚,家庭语言就是世界语。但说了几十年世界语的日本老太太现在还听不出 frago(草莓)和 flago(旗帜)的区别。
不但母语中没有这个颤音的人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甚至有的母语中就有这个颤音的人,也发不出这个音。西班牙语中有这个颤音(R),但西班牙人也有发不出这个音的。俄语中也有这个颤音(字母 P),但俄罗斯曾经有一个骗子,一辈子都不会发这个音,却并没有影响他多年欺骗忽悠俄罗斯人。
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大家,学习世界语而不会发颤音,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一般人学习外语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够与其他说该种语言的人交流。你说出来,对方理解了你的意思,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发音不标准,绝大部分情况下都不会影响交流的。因而在开始学习使用外语时,不必太在意自己发音。当然,学习语音时,要尽量模仿标准发音。但遇到颤音这样的问题,一时解决不了,就直接跳过。不能让一个字母的发音阻挡你的世界语学习进程。路遇高山,或者翻越,或者绕过,而不应该放弃前行。
双方交谈时,如果你句子中的部分音不标准或者缺损,听者会根据上下文和语境对你的语音信息进行修补。发不出颤音,你说 mi estas espelantisto. mi labolas en Beijing,老外也能听懂的你的话。
前文日本老太太的例子中,虽然她听不出丈夫说的到底是 frago(草莓) 还是 flago(旗帜),但生活中也不会产生误解。老太太可以简单地根据当时的语境,判断出老头儿说的是 哪个词。譬如老头儿说要去超市买水果,肯定是去买 frago 而不是 flago。如果老头儿说去车站迎接外国世界语者,他肯定是让老太太给他找出 verda flago(世界语的绿星旗),而老太太不会绞尽脑汁去想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绿草莓,也不会产生老头儿为什么要带一筐草莓去迎接客人的困惑。
很多广东人和浙江人的普通话并不标准,但他们照样勇敢北上,在普通话占据优势的北方市场攻城略地,把说普通话的北方人的财富装进了自己的口袋。
如果你学了多年世界语,和老外见面聊天时,仍然张不开嘴,无法用世界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原因肯定不是因为你发不出颤音,或者其它字母的发音不标准。最主要的原因有可能是你的世界语词汇量过少,或者不会灵活组织使用学习过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思想。
赞同
我只会发闪音/ɾ/以及小舌多颤….在遇到位于词首的R以及L/S/N后面的R的时候感觉闪音很难发,我正在考虑这两种情况的R要不就发小舌多颤/ʀ/算了
深表认同
我感覺我發r音一直容易讀成類似於dl的輔音組合,但是實際上正統發音沒有d的感覺對嗎?我覺得可以約定一下,不如不會舌顫音就用英語r的發音代替吧,這樣flago,frago就更不容易混淆了
Jes, prononco de letero r kiel angla sono r estas permesita per Fundamento (proponita en angla parto de ĝi)
问题是我nIr都不分
我现在能发出单独的大舌音,
但是只要跟其他音连读就会发成小舌音……
而且会把元音都发出颤音的感觉……
亲爱的弗拉基米尔的棺材板压不住了
那我一直在发大舌颤音啊
舌头放在发r音时的位置,让气流冲开是闪音,颤音怎么发呀
世界語的r聽來和西班牙語及俄語的r非常相像
也可以用英語/法語/德語的r發音方式
有時當我貪玩的時候也會這樣 🙂
我也不太確定我的顫音是不是標準的,但也這樣唸了一年多也沒有什麼問題,聽得出來就好
其实我们可以借鉴世界语的经验,用来改进汉语拼音
Qishif women keyid jiejian Esperanton dez jingyann, yonglaid gaijind Hanyun pinyinn.
-x biaoshid dancin dez leibien.
彡8。丿
早有先例了
请问谁会发这个颤音,回复0
0
0
https://wenku.baidu.com/view/bcaf39f7ba0d4a7302763a45.html
这个方法不错,给大家推荐一下。
我会发
我也是用小舌颤音代替的
嗯
哇,信心增加了一点。
个别特殊发音并不影响语言的交流。但印欧语不重视声调变化,使语言质量大减。正是这方面缺陷,使之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少之又少。世界语不能广泛普及,绝不是所谓颤音所致。语言需要密集的交流环境,不常使用的语言,学会了也很快丢生,记不住词义,又得重新学习。另外,世界语的拼音系统,不能适用于其他语言使用,也是极大的不利因素。我创造了一种能为所有人类语言标准注音的拼音方案,一符一音,没有变读,没有异拼,有各种声调变化。同样可注音世界语。
但是直接用国际音标(IPA,不是英语国际音标)不就好了?
其实那不是颤音 r ,而是闪音 ɾ 。闪音不持续发颤,只颤一下。各位可以不停念英语 three 试试,中间那个音就是 ɾ 。
实在不会或者不想学,把 l 发的儿化一点就行了。
http://tieba.baidu.com/p/5404769337
标准音是颤音(俄语的«Р»、日语的「巻き舌」,IPA:[r]);闪音(日语的「ら行」、IPA:[ɾ])是变体。
我就是这么干的:)
我意大利语专业的,颤音练了四年死活练不出来,在快毕业的时候开始学世界语,结果读世界语的时候莫名其妙就练出来了ε-(´∀`; )
哈哈,最近开始刷牙时含水练习,不知道有没有用。
https://jingyan.baidu.com/article/eb9f7b6d83b1b2869364e896.html
喝水练习的小舌音,不是大舌音